
央视罕见曝光歼35厂房细节,新出厂未刷漆歼35机身编号曝光细节引起广泛关注,解放军一直在“闷声发大财”,官宣入役30天长宏网配资,产量突破60,远超F-35成世界第一?
01.歼35官宣入役30天
国庆假期期间,央视军事罕见披露了沈飞歼35战机生产线内的详细情况,跟随央视记者的报道画面能够观察到,沈飞正在开足马力全面量产歼35系列战机。机身呈现绿色未上隐身图层的歼35战机在厂房中排列,有意思的是,官方特地曝光了其中一架的歼35机身编号:“3557”,在网上引起军迷的热议。


因为早在此前半个月,根据央视官宣的福建舰弹射三款舰载机的现场视频中,就能够分辨福建舰弹射的歼35战机编号为3505、3506,可见歼35的产能有多么恐怖了。
从已公开的歼35机身编号看,海军版早期测试机为3503,福建舰弹射测试的3505、3506号机已是正式的量产航母舰载机机型,而根据央视最新披露的沈飞厂房新机可知,歼35当前量产型编号已跃升至3557号。

若以“3500系列”为初始批次,“3557”意味着至少生产了57架具备实战能力的量产型。考虑到军机编号通常按批次(如每10-12架或以上为一个批次),3557号机的出现,实际暗示总产量可能已达60架以上。
2025年9月3日大阅兵首次官宣歼-35接续入列以来,短短30天左右长宏网配资,歼35家族公开产量已突破57架,保守估计达60架规模。

公开报道显示,空军版歼-35于2024年11月22日正式官宣入役,海军版歼35则于2025年9月3日接棒入列。专家指出,解放军军机的“官宣入役”往往晚于实际列装时间。
以歼20为例,其首架原型机2011年首飞,2016年官方承认“列装部队”,但实际小批量服役早于2015年。

参考这一规律,歼35的真实服役时间可能比官宣早6-12个月,这意味着其“30天60架”的产量统计,实际对应的是服役后1年内的产能爆发。实际上即便按照这个数字算,歼35系列战机的产能也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了,实际上这个产能已经超过了美国F-35。

02.产量超过F-35,居世界第一?
作为全球首款量产五代中型机,F-35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总产量、年产量最多的机型,长期以年产能110-130架领跑隐形战机制造领域。但近年来,其产能增速放缓,2023年F-35总产量约140架,其中美军仅获得约80架(海空军、陆战队分摊),其余60架交付北约及亚洲盟友。
反观歼35,若按官宣后1年量产60架计算,年化产能已达60架,这个速度可谓是前所未见,众所周知隐形机生产的产能爬坡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长宏网配资,歼20别看美媒宣称其年产量已经突破百架,实际上这是累计近10年来产能爬坡叠加达到的成就。

而F-35从量产到年产量破百也用了5年时间,突破60架则为3年时间,而歼35同等的产量仅是这个时间的三分之一。
按照这个趋势算下去,在2026-2027年这个时间节点上,其年产量将大大超过100架,超过F-35的年产能完全不在话下,届时,再加上歼20早已破百的年产量,中国年均隐形机的生产量可以突破200架的恐怖规模,成为无可置疑的世界第一,也将是人类航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。

专家表示,歼35的产能爆发绝非偶然,主要有两个因素,首先是中国航空工业在制造技术上的系统性突破,相比传统隐形机,歼35首次大规模应用3D打印技术,机身关键承力结构的零件数量从传统的2000余个大幅度缩减,某型主承力框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,不仅强度提升15%,生产周期也是全面减少,直接提升了生产线效率,过去需要多道工序组装的结构,如今可一次打印成型。

此外,通过标准化组件与分段式总装,每个模块由专用产线预组装,再通过自动化转运系统对接总装脉动线,歼35实现了流水线生产,整体效率提升40%以上。另一方面,则是沈飞进行了厂房的全面扩建,大大增加了隐形战机的生产线的产能。
03.解放军对五代机需求只高不低
可以说当前别看沈飞歼35的生产效率不低,解放军海空两军对于歼35的需求明显更为紧迫。

对海军而言,解放军海军目前拥有辽宁舰、山东舰、福建舰3艘航母,均需大规模换装隐形舰载机,福建舰即将服役,辽宁舰、山东舰虽为滑跃甲板,但亦可搭载歼35,也是海军舰载机换装的重点单位,此外004型超级核动力航母已经开建,海军对于歼35的需求已经突破了150架以上。
空军方面,随着歼10C逐步停止接装,其主力中型机缺口亟待填补。歼35空军版隐形战机,也就是唯一的量产空军中型战机了,空军的中型机缺口还是相当大的,歼35定位和美军F-35完全不是一类,相比于美军F-35因多军种设计考量以至于空战能力受限多注重于多用途作战能力,歼35则是不折不扣的空战为主、多用途打击能力为辅的五代中型机,而成本则显著低于歼20。

而至少在2035年前解放军六代机大规模列装的时间节点前,空军内部留存的相当部分的歼8、歼7、歼10A战机,未来也将由歼35全面替代,因此空军对于歼35的需求相比海军明显更上了一个数量级。
除自用外,歼35的出口潜力也不容小觑,其性能比F-35更强。巴基斯坦已表达采购意向,中东、东南亚多国也在评估替代F35的可能性,未来歼35的出口数量只高不低。

总而言之,歼35战机的快速“爆兵”,是3D打印、复合材料等技术的突破,是海空军换装需求的倒逼,更是中国航空工业体系化优势的集中体现,世界最大工业国的军工业能力真的是不容小觑。
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