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年8月5日,600421*ST华嵘公告转让股权,实控人由楼永良更换为伯程汇能,自此,楼永良名下仅剩一家上市公司,即002188中天服务,当前市值19亿,持股比例28.91%恒利配资,约5.5亿,实际流通市值仅11.5亿,人均持股金额约8万。
21年6月,中天美好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天美好”)将其持有的中天美好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天生活服务”)100%股权转赠给巴士在线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*ST巴士”,002188.SZ),后改名为中天服务,实现扭亏为盈,成功保壳。
楼永良名下其他优质资产有:
中天氟硅:年产 20 万吨工业硅+10 万吨有机硅单体的中天氟硅资产(估值 60~70 亿元)
中天建设:营收≈800 亿元,净利≈12 亿元,(估值 300~500 亿元)
一、资产上市的急迫性与必要性分析
展开剩余82%1、中天氟硅
截至2025年9月,中天氟硅并未重启IPO,其上市进程仍停留在2023年5月的“主动撤单”状态。结合最新行业动态与公司背景,其上市的急迫性与必要性可从以下两方面评估:
一、急迫性:不高,但存在潜在时间窗口压力
维度
分析
行业周期仍低迷恒利配资
有机硅DMC价格自2022年高点暴跌超60%,2023年一季度价格继续下滑,行业整体处于去产能阶段,盈利能力承压
业绩波动大
2021年净利暴增265%,但2022年上半年净利仅为2021年全年27%,毛利率从38.68%跌至19.64%,2023年全年预计更弱
监管容忍度低
中天氟硅是全面注册制下主板首单IPO撤单项目,监管对其业绩可持续性、关联交易等问题高度关注
暂无重启动作
截至2025年9月,未出现在任何IPO辅导备案或地方上市后备名单中,也无公开披露的重启计划
✅ 结论:短期内不具备重启IPO的现实条件,急迫性不高,但若行业复苏延迟,可能错失下一轮资本窗口期。二、必要性:中长期战略价值显著
动因
说明
中天系唯一可证券化的大型资产
楼永良已失去*ST华嵘控制权恒利配资,中天服务体量小(市值约30亿),中天氟硅是其旗下唯一具备规模盈利能力的未上市资产
资产规模与盈利能力突出
2021年收入12.26亿元,扣非净利3.13亿元,毛利率曾达38.68%,在行业中具备竞争力
政策鼓励“硬科技”与新材料
若中天氟硅能强化其在苯基硅油、聚醚改性硅油等高端产品线布局,有望契合未来科创板或主板“绿色制造”导向
资本市场整合需求增强
楼永良资本运作平台收缩,未来若通过中天服务或独立重启IPO,中天氟硅是唯一能支撑较大融资规模的资产
✅ 结论:从中天系整体资本布局看,中天氟硅上市具有高度战略必要性,但需等待行业景气度回升、业绩稳定性增强后方可推进。🔚 最终结论:
中天氟硅短期内上市急迫性不高,但从中天系资产证券化路径与战略整合角度看,其上市具有中长期必要性。未来是否重启,将高度依赖有机硅行业周期复苏、公司盈利修复及监管环境改善三大因素。2、中天控股
对中天控股(楼永良)自身而言,现在既谈不上“必须马上 IPO”的急迫性,也看不到“非上不可”的战略必要性,整体处于“可上可缓”的状态。
1 急迫性:低 ← 资金缺口小、杠杆稳、无对赌倒计时
短债压力可控——公司 2022 年曾出现“资金短缺”传闻 ,但 2023-2025 年通过地产项目去化、两笔 15 亿元超短融足额兑付、银行授信增额等动作,已将净负债率压到业内中等水平;目前无公开债券违约、股权质押平仓或到期对赌。 唯一上市平台仍正常融资——旗下 A 股“中天服务”2024 年完成 1.67 亿元小额定增,可为集团提供一定现金流;集团层面仍可通过发行超短融/中票、项目贷款等方式续资,暂未出现“断流”风险。 监管无强制窗口——不像部分房企有“三道红线”回表倒计时,中天控股未踩全部红线,没有政策倒逼。→ 因此,“马上启动 IPO”并不是缓解流动性危机的刚性选项,急迫性评级:低。
2 必要性:中等 ← 有长期价值,但可“先缓后上”
资产证券化通道尚在——集团最大利润源仍是工程建设与地产开发,但唯一上市平台“中天服务”主营物业,市值仅 30 亿元左右,与 1 700 亿元营收体量极不匹配;若未来要大规模低成本融资,需要把施工或新材料板块装进更大平台。 中天氟硅 IPO 折戟后缺少出口——氟硅 2023 年撤单后尚未重启,估值高峰已过;若集团整体上市,可把氟硅、建设、地产一次性打包,避免单个资产盈利波动被放大。 品牌与治理溢价——民营建筑企业普遍杠杆高、透明度低,上市后借助公募资金与国资项目背书,可提升拿单能力和 PPP 项目评分。→ 综上,上市对“降低长期融资成本、提升并购能力、完善传承治理”有好处,但行业尚未走出低谷,此刻冲刺估值受压,必要性属于“中等”,可等业绩回升或行业回暖再启动。
3 综合判断
短期(1-2 年):以债务滚动、存量资产变现、小平台再融资为主,不急于 IPO。 中期(3-5 年):若希望把建设主业或氟硅新材料整体证券化,启动集团整体上市或“A 股借壳”仍是最优路径,届时再推进更具估值弹性。 一句话:现在不是“必须上”,但“上了更好”;最佳策略是“先疗伤、等风口、再择机启动“。二、启动概率分析
1、24年底,实控人增持股份
2、近期有涨停,放量震荡洗盘,
3、资金的量还不够大
4、无超5%持股的二股东,股东人数下降
5、股权无质押
6、9月15日审议内容:1.审议《关于修订〈公司章程〉及其附件的议案》 2.审议《关于修订〈独立董事工作制度〉的议案》 3.审议《关于修订〈募集资金管理制度〉的议案》 4.审议《关于修订〈关联交易管理制度〉的议案》 5.审议《关于修订〈对外担保管理制度〉的议案》 6.审议《关于修订〈累积投票制实施细则〉的议案》 7.审议《关于购买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》
可加自选,关注股票的放量与抢筹,比如出现连阳等情况,
关注我恒利配资,持续发布重组预期分析。
发布于:四川省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